我與醫院共成長、共進步 健教科 芳草依依(尤愛娣)
光陰荏苒,彈指一揮間。96年9月,畢業后在人民醫院工作才1年的年輕、青澀的我,懷揣著激情與理想,帶著家人的驕傲、帶著無限的希望,帶著對未來的憧憬。來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二個“家”剛剛成立的寧海婦幼保健院。二十年來,在這個“家”里,我已由當年參加工作時老院的“新人”變成了如今新院的“老人”。我與她共同經歷了成立、成長和壯大,也可以說見證了醫院發展的每個歷程。 當時老婦保院只有79名員工,一座3層大樓,作為住院病區、分娩室、手術室、門診、醫技科室等全在這棟樓中,行政辦公和員工食宿并用一起,就像現在的鄉鎮醫院。雖然醫院規模小,硬件條件差,但王加妹院長激情飽滿的工作狀態深深感染著大家,全院上上下下都有一種創業的激情,所有的人憋著一股勁心往一處想,勁往一處使要把醫院辦好。醫院的員工來自原來的婦保所、人民醫院、鄉鎮借用人員、還有新引進的幾名外地大學生,大家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,但同事之間能相互鼓勵、相互包容、相互幫助。對病人耐心仔細的解答,想辦法滿足病人的要求,保證讓每一位病人滿意而歸。王院長每天早早來到醫院都要先去病房巡視,將各科了解得清清楚楚;平素常傾聽大家的心聲,她都能記得所有人的名字,知道來自哪里。員工們在她以身作則的榜樣下每天都提前15分鐘到院,當時因為人手缺乏,有時白班連著夜班,有時夜班值后只休息一天,在這干勁十足的氛圍下大家毫無怨言,依然加班加點。王院長帶領的管理團隊具有“敬業、求實、奉獻、慎獨”的醫院精神,濃濃的醫院文化;建院的第二年醫院就設立院徽、院歌、院服,全院員工都有自己格言上墻,讓我真正體會到精神上的愉悅和工作上的成就感。8年來在王院長的攻堅克難、苦心經營下,婦保院的事業蒸蒸日上。最早開展內窺鏡手術、最早設立導診服務,首問負責制的建立,愛嬰醫院的創建、二甲醫院的評審、獲得“浙江省 ‘三八’紅旗集體”榮譽稱號,是“全國巾幗文明崗”等等,無不體現婦保院“以人為本,以病人為中心,以質量為核心”的服務理念,“優質醫療、優質服務、面向基層、保健與臨床相結合”的辦院宗旨。婦保人用自己的愛心和責任心,汗水和淚水為新醫院的壯大、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這使我堅信,這里就是我安放青春的地方,這里就是我的人生舞臺。 曾記得第一年的除夕夜,王院長舍棄小家團圓,帶著我們職工去食堂吃她親自下廚做的年夜飯和寧海餾,場面熱鬧而溫馨,心里感到非常溫暖,借用外來大學生的話:“逢年過節,雖然看到熱鬧的大街有一絲鄉愁,但心里涌滿的是莫大的幸福?!蹦昴甑脑压?,到處洋溢的是職工幸福的歡笑聲。每年大年初一早上,上班的我們和住院的患者都會得到王院長親手送上的一份新年祝福;每年的生日我們都會收到單位給的溫馨的祝福蛋糕和鮮花;每年盡量安排職工療養休;職工生病或分娩總有領導的探望和安慰;家里有困難時醫院傾力相助;這些都是婦保院文化的體現,我們時刻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。 曾記得我剛輪進分娩室工作不久,岔路的一位產婦在進入分娩的第二產程時,寶寶因臍帶繞頸在胎頭下降時突發胎心改變,結果孩子出生時羊水Ⅲ度渾濁,嬰兒重度窒息,當時產婦的家屬情緒激動,破口大罵并趕進產房要對我和同樣年輕的值班醫生進行動粗,當時大家都嚇得要哭了。那時王院長在外省開會,當時考慮到安全我在寢室休息暫時沒去上班,第三天王院長出差回來后立即趕到醫院,嚴肅要求病人家屬必須先向醫務人員賠禮道歉,然后再處理醫療糾紛的事;同時要求我馬上上班,并對大家說“我作為院長連員工都保護不好,那要我這院長干嘛”。這一刻,我們就像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和保護,所以婦保院就是我們幸福、安全的港灣。 20 年,在這里,渡過了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,20年,在這里,我參與了婦保院的開業,親歷了不斷籌建新的病區和2012年新院的巨大搬遷,同時見證了三級乙等醫院的評審過程,2013年1月分享了評審忙碌后的喜悅。在這里,今天的新婦保院在現任院領導帶領全院職工同心同德、誓求發展的創新精神下,病床由建院的47張到如今的300張,是一所集保健、醫療、科研、教學、培訓為一體的三級乙等婦幼保健院;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、浙江大學醫學院屬附兒童醫院、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的協作醫院,是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教學點、護理和助產專業實訓基地;是“全國巾幗文明崗”、“浙江省平安醫院”、“寧波市環保模范(綠色)單位”;先后獲得“寧波市衛生行風先進單位”、“浙江省 ‘三八’紅旗集體”、“寧波市模范職工之家”、“寧波市公共衛生工作先進集體”等榮譽稱號 。門診、急診、病房、保健、后勤、行政樓連樓,近800名員工分別在12個臨床科室、8個醫技科室、18個行政職能科室之中用良好的醫德,用精湛的技術,用嫻熟的操作,在不同的崗位,全心全意的為住院病人和門診就診的眾多患者奉獻著她們的愛心。新崛起的婦保院,她已是我縣衛計系統一道亮麗的風景。 我從沒有后悔進入婦保院,婦保院對護理的重視讓我更熱愛這個專業。平等的用人機制,良好的發展平臺,證明了我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。在婦保院,只要你努力,總有你熱愛的事業和合適的崗位等著你。感謝院領導和同事們的信任及認可,2002年8月讓年輕的我擔任手術室護士長,2004年因身體狀況返回婦科病房工作,2011年進入健教科工作。一次又一次各科室的輪轉給了我挑戰和歷練,加上自己好學、用心、踏實的工作作風,自己的能力得到不斷地進步,閱歷和思想也不斷地充實、成熟。回想和婦保院共同成長、共同進步的20年歲月,將是我這一生中最大的財富。 常言道,寶劍鋒從磨礪出,梅花香自苦寒來。想想當初稚嫩、正直的我,既有過心浮氣躁,沖動是魔鬼的感嘆;也有過自以為是,不知所措的迷茫,原來我以為自己所看到的是整個世界,沒想到他只是冰山的一角。我剛走出校門時對醫學知識只是略知皮毛,我只是個會扎針,會量體溫,會測血壓,就連化驗單都看不太懂的小毛丫頭。在婦保院經過二十年工作生活的洗禮,是她教會我優質接生,是她讓我掌握什么是宮外孕、什么是不孕癥、什么是子宮肌瘤、什么是婦科惡性腫瘤、什么是健康教育等;在健康教育科工作以來,每天面對著喜悅的或困惑的準媽媽、新媽媽及家屬朋友們,我都能充滿自信、充滿激情、熱情、耐心的站在講臺上為她們宣傳健康知識;平時還利用休息天深入鄉鎮、社區、學校、企業為當地百姓送去院前急救知識,為她們的平安、為她們的健康保駕護航。如今的我已伴隨著婦保院的壯大而成長許多。人的一生總有許多美好的理想,都有過美麗的青春,都有過憑著滿腔熱情,像個“拼命三郎”一樣的認真勁,做為一個平凡的護理工作者,做為一個普通的健康教育講師,我將最美好的年華,最美好的色彩,最大的工作熱情獻給那些需要的人們,獻給我鐘愛的健康教育宣傳工作,我摯愛著我們的醫院、我的家。 俗話說,不積跬步,無以致千里。二十年來我和婦保院一路同行,攜手共進,我是幸運的。感謝王加妹院長的英明決策,在20年前敢為人先,創辦了寧海婦幼保健醫院;感謝現任婦保院領導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公平、和諧、積極向上的平臺;感謝婦保院的各位領導、各位同事對我工作上和生活上的無私關懷和幫助,當然也感謝自己家人的支持和關愛。我想,這也是我們全體員工共同的感受。 也許有人會說二十年它只是歷史長河的一瞬間,但她卻是我流金歲月的一段最美好的記憶,它記載著老婦保人、新婦保人一路走來的辛酸和汗水,也鑲嵌著醫院的燦爛和輝煌,它承載著我們的艱辛和熱情,也記錄著我們的快樂和幸福。我們將加強學科建設,推進醫院健康發展,立足寧海、輻射甬南、接軌滬杭、趕超省內同類醫院。醫院的不斷壯大,不但要有優秀的團隊,也需要愛崗敬業的全體員工,作為新婦保人,從我做起,從身邊做起,誠實守信,厚道做人。婦保院就是我的家,就是我的衣食父母,只有壯大的家才能有不斷成長的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