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HPV知曉日 | 警惕!HPV疫苗≠宮頸癌“免死金牌” 每年的3月4日是國際HPV知曉日,旨在呼吁公眾關注人乳頭瘤病毒(HPV)及其危害,推動宮頸癌的預防與消除。宮頸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大常見癌癥,也是唯一病因明確的惡性腫瘤,絕大多數宮頸癌都和高危型 HPV 的持續感染脫不了關系。然而,不少人在接種 HPV 疫苗后,就覺得萬事大吉,完全忽視了體檢,這種現象亟需引起重視。 近日,甜甜(化名)被確診為宮頸鱗狀癌,HPV16感染。由于腫塊巨大,她錯過了最佳手術時間,只能先接受放化療治療。令人惋惜的是,甜甜兩年前就已完成HPV四價疫苗的三針接種,卻因為沒有定期體檢,忽視陰道排液及接觸性出血等癥狀,從而錯過了疾病最佳治療時機。 HPV是一種廣泛感染皮膚和黏膜的病毒,已知有200多種亞型,其中高危型HPV(如HPV16和18)是導致宮頸癌的主要致病因子。雖然大多數HPV感染會在2年內自然痊愈,但持續的高危型感染可能引發癌前病變,最終發展成宮頸癌。 宮頸癌的三級預防策略貫穿了從病因預防到治療康復的整個過程: 一級預防:通過疫苗接種和健康教育,養成健康生活方式,減少HPV感染。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將9 - 14歲女孩作為首要接種對象,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免疫反應最佳。安全性行為、戒煙、均衡飲食和規律運動等,有助于提升免疫力,降低HPV感染風險。 二級預防:通過定期篩查,早期發現癌前病變并治療。即使接種了疫苗,適齡女性仍需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。TCT(宮頸細胞學檢查)和HPV檢測是常用的聯合篩查方法。如果篩查發現癌前病變(如宮頸上皮內瘤變CIN),可通過手術(如LEEP刀、錐切術)或物理治療(如冷凍、激光)去除病變組織,防止其發展為宮頸癌。 三級預防:通過規范化治療和康復管理,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。根據宮頸癌的分期和患者的具體情況,選擇手術、放療、化療或綜合治療。治療后定期隨訪,監測復發和轉移情況。提供心理支持,幫助患者應對疾病帶來的心理壓力。鼓勵患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,增強免疫力,降低復發風險。 不同年齡段也有著不同的防癌行動建議: 學生(9 - 18歲):盡早接種HPV疫苗。 職場女性(19 - 45歲):結合疫苗接種與定期篩查,設定年度篩查提醒,按時進行檢查。 媽媽與長輩(45歲以上):堅持定期篩查,同時鼓勵年輕家庭成員接種疫苗 ,為家人的健康著想。 2025年國際HPV知曉日的主題是“共防HPV,守護健康未來”。今天是HPV知曉日,在此呼吁女性朋友們重視自身健康,正確認識HPV疫苗和體檢的關系,通過疫苗接種、定期篩查和健康生活方式,做到早預防、早發現、早治療,為自己的健康保駕護航。“行動起來,從每一劑疫苗、每一次篩查開始,共同邁向一個沒有宮頸癌的世界!”讓我們一起努力,為女性健康貢獻力量。
|